X

廖文辉:《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诚品独家精装版)出版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书名

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Malaysia: An Equatorial Nation of Co-existing  Multiplicities(诚品独家精装版)

编著者

廖文辉‍

定价

470 元(新台币)

页数

528 页

开本

25 开,长 21 × 宽 14.8 × 高 3.9 cm

版式

中式直排

印刷

黑白

装订

精装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8 年 3 月 8日

ISBN

9789570852769

书系

South书房1

 

内容简介

历史分为两种,一者隐恶扬善,一者不可告人

任何国家的历史都并非独立存在,乃是由世界地理、文明、人类、战争相互影响交织而成。而我们所信仰的,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或只是历史书写下的真实……?

马来西亚这个国度,种族多元,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原住民、新移民……在此交会。

印度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西方殖民文化……在此交融。

马来西亚的历史,多面向、不单一!震撼的各种声音和语言!

《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全新史观,一部马来西亚人写给世界的马来西亚史

揭开隐晦不明、轻描淡写的官方历史!还原被消失的昨日

 

我们活在历史中,却浑然不觉;过去像破碎的纸片,风吹四散,无从拼凑全貌。巫裔、华裔、印度裔,甚至在马六甲王朝前就已存在的住民,在由他人谱写的故事中,追寻自己究竟是谁?在历史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由廖文辉编着的《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以地理为点,时间为线,延展出涵盖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面,记录马来半岛自史前时代至近代,文化及种族发展的深长历史。各章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其实彼此牵连、内外镶嵌。马来民族、华族、印度族群、原住民族,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化及外来西方殖民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大马历史;而隐藏在多元民族背后的,却是暗暗涌动的民族冲突和矛盾。

这是一部由马来西亚华人以中文写成的马来西亚史,填补近半世纪来华人社会书写大马史的空白,博采华文、巫文及其他外语文献研究。揭开被覆盖的昨日,追寻真实的过去,探问未知的未来。沿袭马来西亚的历史发展轨迹逐一开展,从远古石器时代先民的原始活动,到当代马来西亚二○○八年的国会大选,贯穿古今,兼及东西马,详略论述考古新发现、各分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选题层次清晰,融集现实性和指向性,体系完整、结构缜密,论述稳健、语言朴实,综述马来西亚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并且以文化融和、政治角力、经济动力和民族团结的视角,看待马来西亚历史发展的变与常。

 

专文导读

张正(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负责人):马来西亚的历史不只是马来西亚的……而是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来认识世界的切入点,让你在时间轴上向过往回溯、向未来追问,在地图版面上向内探索、向外开展。

 

专文推荐

阿泼(转角国际专栏作家):我们现在阅读的「马来西亚」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具体轮廓与形状的国家,应该是由这个国家为开始,引领我们去认识过去历史的浩瀚、相互影响与往来的文化族群,在偌大的尺度中定位自己。

 

廖云章(独立评论@天下主编):在台湾,说起东南亚,最常被想起的国家,肯定不是马来西亚。台湾人对马来西亚其实并不陌生,但对于马来西亚的历史却所知甚少,这个多元族群融合的国家,很少成为被关注的焦点……《马来西亚》将是一切的解答。

 

 

编著者简介

廖文辉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资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东南亚华人。著有《许云樵评传》、《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等。

 

延伸阅读

克里斯多佛‧高夏,《越南:世界史的失语者》

伊丽莎白‧皮莎妮,《印度尼西亚etc.:众神遗落的珍珠》

乔‧布尔克里,《柬埔寨:被诅咒的国度》

达夫妮‧史蓝克,《缅甸:追求自由民主的反抗者》

李慧敏,《新加坡,原来如此!:一个成长在李光耀时代的公民真心告白》

 

目次

编辑前言 South─南方视点的跨国人文书房 高嘉谦

推荐序一 弥补单一史观 平实且均衡的马来西亚通史 陈剑虹

推荐序二 我们都需要一本马来西亚史 阿泼

台湾版序

自序

 

导读 谁的马来西亚史? 张正

 

总论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之总体发展趋势

概论

第一章 马来西亚史前史

第二章 印度化时期

第三章 马六甲王朝

第四章 柔佛王朝与葡属马六甲

第五章 柔佛王朝与半岛的发展

Related Post

第六章 英国势力的介入

第七章 近代马来亚雏形的出现

第八章 东马来西亚砂拉越和北婆沙巴

第九章 战前马来亚的社会发展

第十章 战前的商业与经济活动

第十一章 从日本入侵到马来西亚的成立与发展

第十二章 传统马来文化

 

附录一 一九四一年以前的马来亚通史研究

附录二 大马民族英雄刍议

附录三 马来西亚各州苏丹任期表

注释

参考数据

 

编辑前言

South—南方视点的跨国人文书房/

高嘉谦(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南方,对于台湾,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辨识。它有自身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脉络。尤其从东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以及闽粤移民大迁徙的角度而言,以南海为核心的海上丝路与朝贡贸易,向来是理解中国境外南方的重要起点。在十六世纪末,福建商人、渔民开始在台湾西海岸水域活动,汉人移民与海上贸易的开拓,凸出了台湾在中国大陆南方以南的岛屿位置。而西方帝国势力东渡,在殖民东南亚后,为巩固和拓展殖民地的布局与贸易经营,由南往北,觊觎台湾在海洋贸易的战略位置。荷兰人在南台湾建立热遮兰城,西班牙占领北台湾淡水,标志了西方殖民势力,取道南方,直接将台湾置入庞大的贸易网络。明郑时代,郑成功在台湾的抗清势力,多方经营从日本长崎、福建、台湾与南洋各处的帆船贸易,正式开启了南海世界对台湾的意义。海洋台湾,因此有一个显著的南方视野。到了日本殖民后期,台湾甚至成为日本大东亚侵略战争的南进基地,连带卷入了区域战争。战后的台湾文学和历史纪录,清晰可见跟热带南方牵连的历史创伤和记忆。以上种种,指陈了历史台湾的南方视点。航路强调了移动,而知识视野的建立,也必然在播迁与传释过程找出其立基点。我们着眼南方,旨在强调台湾自身不能忽视的知识脉络。

放眼二十一世纪,现代汉语是亚洲地区的主流与强势语言。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是最密集使用现代汉语的地区。本书系有二个重点。一是关注南方知识与文化的华语生产,以及不同语种的南方知识在华语世界的出版。二是文化传释,认识和探索台湾建构南方知识视域的必要性,关注台湾与南方世界在知识、文学、文化传播、诠释的种种可能。

近年「全球华语」概念的兴起,乃着眼现代汉语的异质性,强调从语言学与文化生产的脉络,观察华语文化与文学文本在不同语境的在地化实践,进而观察各地汉语生态环境、华人认同与文化创造。而在「南向」的思维里,我们扩大解释「全球华语」的概念,挪用为一种华语界面的知识传释和转译。我们回顾华人移民史,兼及当代华人离散跨境现象,以及东南亚各语族的文明与文化脉络,如何透过华语书写与翻译的可能,建立其华语世界的南方知识视域。举例而言,新加坡、马来西亚是一个汉语方言、华语,以及英语、马来语、淡米尔语等不同族裔的语言多样性环境,遂产生了迥异于东亚世界的汉语腔调和语用习惯,却又直接或间接吸收东亚华语世界的养分。此外,台湾对新马地区的华语传播更有其历史脉络。从一九五〇年代以降,台湾大专院校经由侨教与外籍生政策,长期招收东南亚的侨生和外籍生,从大学部到硕、博士班,迄今「留台人」数量已相当可观。无论从学术生产、文学创作、影视传播、流行文化等不同领域,台湾对新马两地已播下了无数文化种子,缔造了不同层面和意义的华语生产及想象。因而关注东南亚各地的华语知识、文化与文学书写的呈现,同时将东南亚在地知识透过华语界面的转译,建立华语世界的南方想象与接触,显得重要与必要。

文化传释,涵涉思想、著作、现象、语言等文化内涵,如何在台湾与东南亚各国间的传播,缔造知识的链接与文化的交织。我们强调传释或转译,着眼这些思想、现象、语言、文化等如何在台湾与东南亚各地(国)与地方知识互动。经由出版,我们藉助两地能动者(agent)的理解与诠释,在华语世界建立新的知识平台,打开台湾认识南方的门户,这是转化后的南方知识,或可名之为「在地化的南洋论述」。

因此,我们所强调的「跨国人文书房」既是展示各种文化、社会历史思潮的对话和交流形式,又是彼此碰撞火花,交融辩证、相互理解的公共领域。书的编辑与出版,带动的是学术思潮的传播和撞击、文化人与知识人的合作、文学与文化作品的翻译,以及南方知识的系统引介和编纂。在此基础上,我们着眼的「新南向」,个中的「新」,是转向南方,谋求在地知识。South,是南方、南向、南望、南迁,面向南方的知识起点。我们播撒知识、文化与文学的种子,寻找沃土,在台湾和华语世界谋求文化扎根的最大可能。

 

推荐序 一(节选)

弥补单一史观 平实且均衡的马来西亚通史/

陈剑虹(马来西亚资深学者)

在文化乱象丛生,历史叙事受扭曲,历史教学被操控的今天,廖文辉博士《马来西亚》新着的出版,是可喜的好事,我们鼓掌为它庆贺。

……

在这样错配的时空下,文辉的《马来西亚》,不失为一部平实、均衡、详尽又完备的通史著作,是对当今掌握历史话语权者的适度反应。不像MohammedAmin与Malcolm Caldwell合编的Malaya:The Making of A Neo-Colony,或Azlan Tajuddin独力完成的Malaya in the World Economy, 1824−2011般,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它的章节架构仍然是传统的,没有特别惊喜的设计,只是沿袭马来西亚的历史发展轨迹逐一开展, 从远古石器时代先民的原始活动,到当代马来西亚二○○八年的国会大选,贯穿古今,兼及东西马,详略论述考古新发现、各分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文辉具有三语的学力优势,又浸染马来西亚史学史多年,因而得以博览群书,广采众说,努力编着此书。我观察到在历史叙事中,他所引用的中、英、巫文资料和阐述,多是现有的第二手出版物。宏观的通史是由微观历史盖搭组建而成,而其部件只能从论文中汲取。

文辉在选题上也费了一定的心思,虽非新颖,但层次清晰,避免争论性议题的缠绕,诸如近期沸沸扬扬的马来亚是否是英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等问题。最后一章的〈马来传统文化〉在章节构思和编排上虽有些突兀,却是其他同类著作所欠缺,对了解族群最为庞大的马来民族文化景观和文化心理有相当的帮助。附录讨论大马英雄的原则和标准,也颇有见地。

整体而言,这是一本融集现实性和指向性的学术著作,体系完整、结构缜密,论述稳健、语言朴实,综述马来西亚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并且以文化融和、政治角力、经济动力和民族团结的视角,看待祖国历史发展的变与常。

 

推荐序 二 (节选)

我们都需要一本马来西亚史/

阿泼(转角国际专栏作家)

我对马来西亚的认识,是透过踏上那片土地,一点一点建构出来的。那时,除了马华作家的小说,没有什么中文出版可以帮助我认识异地,我只能靠自己的舌头、双脚来画出轮廓,尔后我才知道,在这里能随意地尝到类似家乡的滋味,可以轻易听到普通话、粤语,甚至闽南语。也在一次又一次前往之后,发现各个城镇大异其趣,展现不同文化风情,在吉隆坡看到高楼但在马六甲进出的彷若粉色的「鹿港」(我个人的感觉),搭着火车穿过柔佛海峡到了新加坡,飞到婆罗洲沿着拉让江与伊班共舞…马来西亚种族多元文化不同语言缤纷,怎么想都不是一个样子可以框定的,更别说东马根本不认同西马主张的「独立纪念日」,甚至他们主张自己应该要独立。

应该怎么定义马来西亚?这是我「认识」这个国家之后,继生的问题。但我想,马来西亚朋友或许也不太清楚答案。

说到底,在这个族群隔阂且有着历史伤痕的土地成长,在不同教育系统、又受主流族群扭曲的历史观下学习,我猜测他们恐怕比台湾人还不了解自己,或者说,没能有一个可以理解自身历史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历史学者廖文辉的作品《马来西亚》一出版,即大受欢迎—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教学所需,自然成书,正因如此,这本书的结构仍不脱历史教科书样貌,时序从远而近,以通史形式叙明,字句严谨,不如西方学者、记者书写东南亚时的古今穿梭、鲜活的对话场景。乍看没什么可读性,但如果放在长期被马来、伊斯兰主义保持的历史轴在线来看,这本华人执笔的历史书较为开放且多元,没有难以避免的华人中心—唯独对于日本侵略、西方殖民还是带着负面叙述。

因为,廖文辉老师在全书一开始即站稳立场:「如果要总结这几千年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的发展特征,一言以蔽之为异文化异民族的应对与融合。从地质、气候、国民到各种族与文化,无不受外来影响。」他采用学者许云樵的观点,认为马来亚有来自「外来」的传统,就算马来亚或马来这个名称,也是外来的—这倒是真的,「马来亚」其实是苏门答腊巨港(巨港)的圣山附近的河流名,而将这当标志的马六甲王朝诸王认同祖先的家园让它成为合法的根源,即使苏门答腊现在属于印度尼西亚。

即使我们清楚马来文与印度尼西亚文相似性高,但看了这本书如何拆解马来文的语词出处—梵文、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即可看出马来文化,其实是在中印两个文明体与东南亚各种势力消长间,借着商业贸易往来所揉捏而成。这应该是自然成形混合体,指向现在马来西亚的色彩风貌。

读这本《马来西亚》跟读其他东南亚史一样,开始会在诸国诸邦的兴起与衰败之间迷路,最后到了殖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独立之后,才进入我们现在认知的主权国家。也就是我们带着「国别史」的鞋子来寻一只适合的脚,其实应该是反过来思考:我们现在阅读的「马来西亚」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具体轮廓与形状的国家,应该是由这个国家为开始,引领我们去认识过去历史的浩瀚、相互影响与往来的文化族群,在偌大的尺度中定位自己。反着看这本《马来西亚》,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马来西亚像是周遭文化大河的汇流处。那为何马来西亚朋友却不知自己拥有什么呢?

如果开放地阅读历史,或许,当我们对这国家产生问题时,就不会得到狭隘的答案。即使是「是否生活在丛林里」这样的问题。

 

台湾版序

二〇一七年,《马来西亚史》出版后引起不少回响,如此生硬的著述,在短短两个月内即刻售罄,始料未及。不久后,再接再厉,第二刷也推出市场,同样地在短期内断市。同年十二月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总编辑胡金伦联系我,表达出版繁体中文版的意愿。二〇一八年一月,金伦兄微信告知《马来西亚史》入选《亚洲周刊》十大好书(非小说类),欣喜之余,难免战战兢兢,故此在繁中版排版之前,除了补充数据,也修订了书稿中一些细部的讹误,但增删幅度微小。

金伦兄也建议我尝试从交通史或海洋史的视角,进行一些补充。事实上,本书稿基本也是从这个视角切入书写,故此我仅以注脚的方式,补充了一些马来西亚与古代中国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说明,如马六甲王朝的六封华文国书、影响洪秀全的册子和世界第一份华文报都在马六甲印制、黄花岗起义是在槟榔屿策划等重大事件的发生。

最后,附录的部分加入了一篇梳理一九四一年以前马来西亚通史研究的文字,以补充陈剑虹老师序文中所没有论及的,有关日据以前的马来西亚通史的研究情况。

 

自序

打从二〇〇三年在新纪元学院任教开始,就有撰写《马来西亚》的念头,那是有见于自一九六一年许云樵《马来亚史》出版以来,从未再见中文书写的《马来亚史》,反观英文的著述却不断涌现,而且水平极高。即便是中、台学界,也有相关的出版,陈鸿瑜教授的鸿篇巨构《马来西亚史》就是重要的著述之一,马来西亚学界如果再不急起直追,那可是无地自容了。二〇〇四年九月二十七至三十日,笔者在《东方日报》连续四期发表〈马来西亚历史文化之总体发展趋势〉一文,其实就是本书的总论,为著述方向定调。

光阴如梭,一晃眼数年过去,二〇一一年,我在学院以「马来亚史」为名开了一门通识课给全校学生选修。由于备课之需,仅是准备纲要式的投影片,不如直接编写完整的史着来得实际,除可成为教材,还能一了心愿,并藉此向许云樵致敬。二〇一一年七月开始动笔,并于二〇一二年九月完成约十五、六万字的初稿。同时陈鸿瑜教授的《马来西亚史》也出版了,篇章结构竟然大同小异,可谓异地同声,觉得初稿同其著述相较,自愧不如,故此在接下来几年的教学中不断修正补充,有者甚至是大幅度修订。期间好些友朋不断鼓励出版,但内心始终无法踏实,故此延宕至今始付梓。然而,考虑官方重构单元国史的意图日益明显,而小学历史课本的偏颇和谬误随处可见,已达触目惊心的地步。思前想后,如此氛围,拙稿虽有不少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不失在官方史观以外,提供另一不同的视角,故此不吝谫陋,先予付梓,容后再版修订。

本书著述方向以多元为取向,这包括三大块,首先是在三大族群之外,也特重住民的历史和贡献,其次是论述范围给东马来西亚以足够的关注和同等的论述,其三是政经社文各领域皆有所涵盖,尽量全面。故此,本书有别于眼下一般马来西亚史从马六甲王朝为起点的书写,以三章的篇幅从史前至印度化时期,期望能完整详尽呈现马来西亚早期丰富多元,兼且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本书也特辟专章论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部分,并在政治史论述中出现的重要人物给予相应的介绍和评介,不以传统政治史为论述主轴。马来西亚现当代的发展,较广为人知,也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其发展仍属现在进行式,故此本书仅提纲挈领点出关键所在,不作详述,而标题所示为全篇眼目,读者诸君读之,当能明了。

本书原是通史,此类文体向不为当今学界所重,认为不过是拾人牙慧,掇拾成书。内容主要撷取学界研究成果,兼采各家之长,加以汇集整理,但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文字乃笔者多年的研习心得,尤其整体架构和书写取角,确是笔者多年思考的成果。但全书本质上仍是一本编纂的教材,限于个人才识,当中多有疏漏错误之处,惟待识者教正。

(感谢廖文辉先生授权发布)马来西亚研究资讯Informasi Pengajian Malaysia 爱生活@爱大马最及时的大马学术信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