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马来西亚的感情有点复杂——首先,我很庆幸在大马生活过(详情见此处)。但除非有特殊原因,我应该不想再去那儿了。
这个国家给我带来挺多不愉快的经历,我试图安慰自己,这是由于 2020 年出现了 “黑天鹅”,但内心深处,我明白原因不止于此。
马来西亚确实有很多 “不太可爱” 的地方……
糟糕的基础建设
我以前对吉隆坡的想象是 “类似于新加坡的花园城市”(但我也没去过坡县,这种想象是被媒体塑造的),至少和中国的新一线差不多。
出火车站的那刻,我很惊讶,也很失望。当时有人接站,我随她进车库,被一股闷热击中,很是崩溃。后来顺着车窗,看到破败的街景,心情就更糟了。周边的绿化带杂草丛生,残旧的砖瓦房与高耸的摩登大楼仅一街之隔,很多地方像中国上世纪 8、90 年代的城中村。
“网上都是骗人的”……我搓了搓脑门儿。
我起先住在公司订的酒店公寓,这座公寓一面朝向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另一面则对着印度人聚居的村落。从两面观察,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身在不同的两个 “国家”。
这是我们公司所在的那一面,另一面在住处无法看到,有次迷路,我才撞见了那里的景象
随手拍的集市,条件已比那个印度村落好很多
大马的交通状况堪忧——城市里,几乎家家户户有车,年轻人早早就要考驾照。这边买车养车倒不贵,但若不开车,出行就会成大问题。不过,整个国家因道路规划不佳,堵车是常事。
有地铁、距 CBD 较近的住所大多租金昂贵,一般只有国外的高技能移民才会消费。当地人不得不牺牲效率,忍受长时间通勤——我的朋友 Ting Jia(化名)经常开着手机,一边打电话(或发短信、看剧),一边开车,但从未遇过车祸。
其他行业也因交通不便而发展受限——比如,马来西亚的外卖和电商,运费就偏高。以外卖为例,其外送费大多在 5 到 16 元人民币之间。我最夸张的一次经历是叫海底捞,只点了些菜品,没要涮锅那种大件,但距离较远,外送费要将近 50 元人民币。
令人比较惊喜的是,在相对发达的地区,支付宝和微信钱包都很普及,淘宝在马来西亚也能使用。很多区域的建设水平在 “基建狂魔” 的推动下越来越好……不少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支持,在东南亚深耕,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人(包括外国人),总以为中国是极其富裕的超级大国。当我提到中国仍致力于人口脱贫时,许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
种族对立、政治动荡
马来西亚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该国政府常年被巫统(马来人政党)掌控,其政策一直向土著倾斜,挤压了少数族群的权益,导致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尖锐。想当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本是一家,但因华人与马来人积怨已久,新加坡最终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被迫独立。
至今,大马华人依然坚守中华传统文化,从某方面讲,算是对马来政府的无声抗议。他们设立华文学校,筹建各种中式庙宇和宫殿,以显示民族凝聚力与影响力。
参与建设的商会或组织,会被记录在建筑的某块墙壁或装饰上
我的马来朋友曾说:“如果没有认识你,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对华人有好印象。” 因为华人太贪财,且拒绝融入主流文化,侵占了马来人的生存空间。
我的马华朋友则说:“我们华人真的很努力,即使马来人如此打压我们,我们还是闯出了一片天。” 反观马来人,坐享更优的国家政策,却不思上进,还整日抱怨。
但是,无论是马来人、华人还是印度人,基本都对政府极为不满,指责其效率低下,腐败横生。民众抱怨执政者本是常事,但马来西亚所爆发的民怨强度,在我的见闻中仍算少见。
2020 年初,这边发生过轰动一时的政治危机。Facebook 上怨声载道,其中有篇帖子令我印象很深,大概意思是:我尚未出世的孩子啊!爸爸一定会努力,不让你降生在这个国家。
马来西亚的精英人士不是想移民,就是已经移民了。我曾和 Ting Jia 聊到,我们共同的朋友可能要远嫁他国,感叹她父母肯定很难过,毕竟很少能见到女儿了。Ting Jia 却觉得,她父母绝对会为她高兴,这个国家,能离开就别留下了。
政局不稳,人才外流——这样的国家想谋求发展是极困难的。
去马来西亚前,我咨询过做 HR 的朋友,大马的薪资水平如何。那人没直接答我,而是回复:“说实话,我们在马来西亚招不到高素质人才,能力强的,都去新加坡了。” 我虽明白他的意思,但直到工作后,才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举个例子,我快离职时,和公司 HR(马来人)结算薪资,发现对方把某个部分算少了一半,就发邮件问了下。几天后,对方说自己没错,还把她的核算方法解释了一番。我看出她的漏洞,和财务咨询后,将正确公式列出,且带入数据,把核算结果全部回复过去。谁承想,她竟仍坚持自己是对的。我俩就接着一来一往,磨了好几个回合……本来,这部分工资的算法很简单,只需中国初中数学的水平,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公司想故意赖账。最终,这件事惊动了 HR 部门的上级(乌克兰人),这位老板花了 3 分钟计算后表示:我算的结果才是对的。
其实,那个 HR 并非故意找茬,而是真的马虎,与很多员工发生过类似纠纷,最后也都诚恳道歉。然而,她曾提到自己有联合国下属机构的工作经历,还在网上开过理财课,算是蛮有资历的职场人。
我绝非想贬损她,只是这样的人并非我在大马遇见的个例。试问,若一个国家每个行当的诸多从业人员都是如此素质,这个国家还怎么自立自强呢?
反科学主义的盛行
此处的观点或许包含诸多偏见,因这些想法的成型与我所处的人际圈关联很大。
我加入了一家线上教育公司,其愿景是建立属于全人类的学校,提倡个人成长与身心合一,旗下课程包括益智类、财富类、人际类、健身类、灵修类等等。其中,灵修类的内容存在较多社会争议,致使这家企业曾被指控散播伪科学。另一方面,这里的员工背景丰富,许多外国人还愿意拿着比市场均价更低的薪水来上班。我很好奇,想看看自己在这种环境下会和这里的人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我遇到了不少颠覆三观的故事……
第一次震惊,缘于和 CEO 聚餐——参加饭局前,所有新人都做过一个测试,给生活各方面打分,找出最低分项,CEO 会为每个人提供建议。我的最低分是 “健康”,那阵子身体不好,需按医嘱服药。听完我的情况,CEO 大力推荐了公司的健康课程。我附和着笑了笑,虽然他的话术过于行销,但我愿意将其理解为创业者的职业习惯……直到他说出一句话——Don’t trust your doctor. They are f**king your body. (别信你的医生,他们在乱搞你的身体)
我瞬间怔住了,意识到自己无法在这家公司长久发展。
正式上班后,我更学到了各种玄学和宗教学的奇怪知识点……
有一天,我发现公司在推广新课程——如何修炼查克拉。我一脸迷惑……查克拉??那不是二次元的东西吗??(我第一次听说查克拉,是由于看过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后来才知道,查克拉的概念源于印度教。自那时起,我总会调侃,敢情在日本人眼中,印度才是万物起源之地??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下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这家公司也出品过风水课程,讲师还是欧洲人。作为天朝子弟,我看到有的外国人拿着自家老祖宗玩剩下的伎俩,收着世界人民的智商税,心想中国的大仙儿要是会英语,早就没他们的饭吃了。风水学在这些人眼中,是充满道教智慧的哲学。我的摩洛哥同事曾说,风水概念在西方越发流行了,她也读过这类书,深感有理。不过,她的华人朋友嘲笑过她:“So you are reading a Feng Shui book written by a white dude?”(所以你在看一本白人写的风水书?)
马来西亚本身就是笃信风水的国家,华人尤其如此。我在吉隆坡租房时,所有中介都会大谈风水理论。我住的高端公寓,其公共区域还有专门的气功室。Ting Jia 更在我搬家时,强调了诸多关于家具摆放的注意事项。她喜欢算命,每次去中式庙宇也会诚心烧香。我以前和她讨论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相信科学,如今讲究风水的人不多。结果她反问我——
对于科学的迷信难道不是一种 “崇洋” 的想法吗?
我愣了下,不知该怎么反应,而且她说的似乎有点道理?科学革命确实起源于西方……
但就算科学无法回答宇宙中的一切问题,难道佛或其他神灵说得就对吗?
在天后宫虔诚参拜的华人
我不只在职业圈子里遇到过反科学的情景——有一次,我和朋友逛一家印度人开的服装店。店主得知我来自中国,突然问道:“你知道新冠病毒是什么吗?” 我沉默着,但他似乎也没要等我回答,兴致勃勃继续着:“新冠病毒是一种细菌。没错,它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若你的内心足够虔诚,与神站在一起,那么你终将战胜它。”
我在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的状态下,维持着冷漠的表情。那一刻,我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我为什么要来这个国家?
第一次用整篇文章描述一个国家的槽点,心里挺别扭。
正如开头所述,我对马来西亚的感情有点复杂——我爱这里的文化包罗万象,却也看到文化对撞造成的混乱。我与大马华人相互亲近,可他们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非常挣扎。我喜欢当地民众重视内心与灵魂的安详,然而这种情怀是寄托在我无法认同的宗教与玄学之上。
我相信 “存在即合理”——每走过一个新的国家或城市,我都乐于做一个善意且理性的观察者。但在马来西亚,有太多时刻,我无法用正向的心态来解读自己的经历。这里似乎有很多 “不可理喻” 的东西,可那又是某些人生活中的 “理当如此”。
重新思考那些见闻时,我能理解——历史的进程存在惯性,旧时代的思想不会因新时代的降临而被割裂。当一个人从小在宗教的熏陶下成长,你如何让 Ta 立刻去接受科学主义呢?而一个自小学习科学知识的人,也很难认同宗教所描述的世界。
无论马来人、印度人还是华人,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风俗。大马民众重视 “民族认同” 甚于 “国家认同”,种族对立的现象延续至今,便无须奇怪。
论经济,马来西亚虽有成长,但仍属落后梯队,基础建设跟不上也是必然。论政治,参政者只顾选情及个人利益,民众对国家的未来则缺乏信心——他们很迷茫,不知是否还有出头之日。无论自己多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自然会把部分精神寄托于成功学、心灵鸡汤,甚至命理学。即使在更发达的国家,推崇这种论述的人也绝非少数,我怎能仅仅断言马来西亚人有反智倾向?
只不过,在我看到那些现象的瞬间,我的第一反应依然是错愕的、困惑的、反感的。
也许我的心胸需要更开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