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媒体:新疆棉花风波的赢家和输家,“损失并不限于中国”

来源:环球时报

马来西亚《星报》4月4日文章,原题:新疆棉花风波的赢家和输家近年来,在美国及其盟友不断诋毁北京时,新疆从未离开过他们的视野。他们提出从侵犯少数民族人权到毫无根据的“种族灭绝”等指控。最近的指控称新疆庞大而充满活力的棉花产业涉嫌“强迫劳动”。

北京称这些指控是“恶意的谎言和编造”,“抹黑”新疆棉花的阴谋有地缘政治和经济原因。

中国外交部3月26日向媒体展示了一段录制于2018年的视频。该视频记录了美军退役军官劳伦斯·威尔克森的演讲。他告诉中央情报局,要利用新疆的维吾尔人从内部打击中国。

北京还强调了美国政府与总部设在日内瓦的非政府组织“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之间的微妙联系。尽管该组织的上海分部调查发现新疆棉花没有强迫劳动的迹象,但总部还是制裁了新疆棉花。中国指责BCI涉嫌接受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资助。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网民深挖后指出,该组织的理事会主席莱科维茨是Supima——美国皮马棉(与新疆棉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种植者的推广和营销组织的主席。

然而,访问过新疆的伊斯兰世界领导人并没有表示反对中国。事实上,一些中东国家甚至对北京的做法表示支持。3月27日,中国和伊朗签署了为期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这被视为一个伊斯兰大国对中国的信任。

在反驳新疆棉花是“强迫劳动”产物的说法时,中方质疑指控者为何一直拒绝前往新疆,自己进行事实调查。

过去,北京对西方的指责采取了相对被动的回应。反驳往往是以声明和媒体采访的形式来展示他们在新疆所做的良好工作,包括消除极端贫困、为年轻人建立学校、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但这一次,中国放弃了温和的方式,进行了严厉的回击。这对于在中国拥有广泛商业利益的政客来说意味着实打实的损失。社交媒体的帖子显示,由于关联企业受到冲击,一名面临中国制裁人士的家族财富减少了10亿美元。

可以理解的是,北京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因为这些说法正在伤害新疆,破坏中国的经济。

抵制活动对新疆棉花产业及纺织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订单取消,纺织厂计划裁员,并减少向当地农民采购。

新疆棉花产业及纺织业为当地6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报道称,新疆50%以上的农民种植棉花,其中70%以上的棉农是少数民族。

新疆棉花年产量520万吨,占中国产量的87%和世界供应量的23%。这些数据表明,除旅游业外,棉花种植和纺织业已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新疆的棉花被抹黑,中国经济的这一部分就会受到影响。更会影响到中国在消除贫困——被世界银行誉为伟大成就——方面的工作。

针对所谓的“强迫劳动”指控,中国媒体指出,北疆地区90%以上的棉田都是机械化作业。而有意思的是,新疆的采棉机是从美国进口的。据报道,2017年以来,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向新疆出售了价值5亿美元的采棉设备。

但这场风波的损失并不限于中国。放弃新疆棉的西方品牌正感受到来自中国消费者的反击。中国消费者呼吁全国14亿人抵制(相关品牌)。娱乐圈40多位明星响应抵制号召,纷纷放弃代言涉事外国品牌。在引发中国民众众怒之后,一些跨国公司的股价暴跌并不意外。

从全球范围来看,吃亏的是消费者。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杨树(音)表示,此次棉花争端会扰乱供应链,推高成本。因此,欧盟、美国和东南亚消费者将不得不为棉花制品支付更多的费用。(作者Ho Wah Foon,乔恒译)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