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焕然:《马中「一带一路」如果还要走下去》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9ba283ba099ca8fa8515fd879eaf9f51.png

3a31ae0d10b9d7920c7d7c0f51379f3c.jpeg

(图文无关) 

十一月十日,吉隆坡和新山两地都分别举办了「一带一路」研讨会。受邀开幕的主宾都强调马来西亚新政府会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林吉祥在新山南院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海上丝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开幕礼上更是指说,任何「反中」是愚蠢的。大马应与中国保持正常化。我们虽也有自己的问题,尤其面对一些不合理条约,应该被纠正,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中国的基本态度,也希望「一带一路」是能朝向人类文明世界大同的方向走。

这是很正面的谈话。然而,中国一直以来存有一种很根深柢固的「优越性神话」。你要跟这样一个已然崛起的大国谈合作,一定要顾及这个大国的「面子」,至少要在公开场合上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不要一方面肯定人家「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一方面又去质疑「一带一路」有隐议程,甚至对着中方,公开指责中企中资与前朝政府签订的大型合作条约,就如同当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逼迫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样的比喻,显然是画蛇添足,不恰当了。

现实是,大马新政府这阵子虽也想争取与中国的合作支持,却成效不彰,一个原因是:很多「对中」交涉说话的人,不太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你想要和中国打交道就难了。对中方的公开讲话,要谨慎。针对一些事,其实大家都已「心照不宜」,一些令中方难堪的话题何必一讲再讲?

新政府的幕僚里,应要有一些「中国通」。一些言语、用辞和态度,是要调整的。大马变天后的马中「一带一路」如果还要走下去,除了注重经济和外交,还不能忽略的是文化。如果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历史与文化,你的经济与外交合作是「假」的。

但我并不是说前朝就是对的。其实,前朝政府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存在根本性的缺失,做错了很多事。509大选,「中国因素」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不是没有原因。中资中企到来,缺乏同理心和敏感度,忽略「在地让利」的重要性。这「利」指的不是给某些权贵的利益,而应是惠及全民的利。如果你要填海建房,以海为生的原住民orang laut的生计如何是好?是否愿拨造一环保「海人村」,让他们既有栖身所又能促进文化观光业?我不是说你什么都没做,只是做得还不够。

其次,过去「一带一路」总爱借由华团华商或华基政党当桥梁,这显然也是有其格局的。新政府上台的马中关系,若是真要延续「一带一路」,其充当「引路人」的模式和思维需要改变。毕竟,民主行动党不是马华公会,大马「华人」也有很多种,同时我们也要超越「华侨华人」的种族思维框架。

推展「一带一路」,能让双方都有共鸣,寻找共同点的,不一定只是靠「华人」的中介元素。而且,若「一带一路」的智库还在那边一再强调其「华人性」论述,更可能会是误解、怨恨的乱源。

除了「华人」,试问「一带一路」马中关系还有哪些可以「民心相通」的共鸣契合点呢?我认为,安华当年担任副首相时倡议的「回儒交流」,应当重启。

诚如本次研讨会,南方大学学院马来学系塞普丁博士(Mohd Saipuddin Suliman)联同两位学者合撰的英文论文就指说,「一带一路」可以从商业、外交和文化这三个层面来推展,而语言与物流这两个方式将用以引导这三个层面。其中他就提到了共营清真食品市场拓展的可行性。

是的,中国穆斯林有三千多万,其市场比马来西亚还要大。华侨大学丁大力教授,是云南回族穆斯林。他在论文总结时指出,引导穆斯林因素成为中马共建21世纪海上丝路进程中的「正能量」,两国决策部门都应要重视穆斯林问题,并制定政策为涉及穆斯林的合作交流保驾护航,同时应要加强两国在宗教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让国人正确理性看待穆斯林。

马中「一带一路」要有新思路。尊重他者,多元宽容,「在地让利」要惠及全民和弱势者,这才是「一带一路」的正道。

本文原刊于《星洲日报》“言路”边缘评论,2018.11.18 

 

马来西亚研究资讯Informasi Pengajian Malaysia 爱生活@爱大马3c0806322272342ffe784135941ed7ca.jpegfc906f7e63a7ea60d18806715bb313b3.png最及时的大马学术信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