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鹏:《沙巴华北人社群散记》(马来西亚华人籍贯故事)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9ba283ba099ca8fa8515fd879eaf9f51.png

 

60facec3bcc461237b2cdedaffc0bd4f.jpeg

 沙巴华北同乡会会长甲必丹张景程(右)与宋燕鹏分享当年华北人如何南下的过程

引言:扎根亚庇的华北人,是东南亚唯一的中国北方移民社群,其风俗、文化、历史,都值得学者关注。

 

新马地区的籍贯以闽粤人为多,其它还有一些广西人,都属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此外,在新加坡还有所谓「三江」社群,就是「浙江、江苏、江西」,上海人也应该包括在内。当然,现在「三江」已经不限于上述区域了。

 

但是,淮河以北地区的华北社群呢?在清代后期,河北、山东要「闯关东」,开发大东北;山西要「走西口」去内蒙。而由于历史的机缘巧合,有一批来自「华北」的社群却来到了亚庇(Kota Kinabalu),最后扎根于宾南邦县(Penampang),成为东南亚唯一的「华北人」社群。

 

得知沙巴还有华北人社群,缘于2013年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张晓君在写关于沙巴「华北人」的论文。张晓君本身来自亚庇,虽然不是华北人,却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题材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当时我也惊讶于马来西亚境内居然还有来自华北的社群,而且是东南亚唯一的。

 

我第一次去沙巴是2013年7月,纯粹旅游;第二次是2015年11月份,当时是有备而去,幸得张晓君的帮助,联系上了沙巴华北同乡会会长甲必丹张景程和总务聂惠庆先生。聂先生是第二代华北人,可他用一口南洋的华语跟我说话,我说:「您是华北人,还会说华北的方言吗?」他马上跟我说……(此处省略很多字,因为都是骂人的话),我居然都听得懂,第一次在马来西亚说老家的方言,而且有人能听懂,别提多奇妙了。聂先生带我去华北同乡会的会所参观,给我看了一些华北人的照片和史料。 

09c82e755bd183f8ccd0c4af394bbd70.jpeg

 为了纪念先祖北移南下落地生根的百年历史,亚庇华北人隆重举办100周年庆典

acc5a8f812f3dc847f6d8904531fcfa7.jpeg

新春联欢会,张景程会长和华北同乡总会的理事分派红包给年长的乡亲

流落亚庇的华北民俗

 

参观完会所,聂先生带我去吃沙巴的北方食物,这家「北方凉面包子馆」是聂先生的亲戚开的,山东济南人后裔。我在这里吃到了韭菜鸡蛋的包子。在来沙巴之前,我已经在西马逗留好几天,能够吃到面食就十分满足。来到此地看到韭菜鸡蛋包子,配着南洋咖啡,这会是什么样的情怀呢?

 

4de070b10c2c69aa89833cf015a04165.jpeg

在「北方凉面包子馆」吃一口韭菜鸡蛋包子,配着南洋咖啡,细品沙巴北方食物的文化

原本以面食为主的华北人,已经习惯以米饭为主食。但是庆祝节庆的时候,依然面食是不可或缺的节庆食品。进入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是好日子,家家户户煮腊八饭或捞汤圆粥吃。腊八饭是米和糙米合拼加上一些红枣,煮成腊八粥,一家大小享用腊八饭。

 

年关将至,一家大小打扫卫生,把不用的丢掉,购置新的餐具,为儿孙购置新衣服,贴对联。年二十七到年三十除夕,家长都带着子孙到津侨义山去祭拜祖先。除夕凌晨(半夜子时)吃水饺,并放鞭炮驱邪,煮饺子吃,守夜到天亮。

 

有句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因为北方人的过年习俗,年初一吃饺子,年初二吃面条,长长的面条,意思是长长久久,顺顺利利。年初三包合子,吃了合子,长辈嘴里不停的说「包合子、吃合子」好运往家转,祝愿儿女们在新的一年里行好运,好事都转回家来。合子是用菜、粉条、炸油条等掺起来做成素馅儿来包合子。

 

年初四没事,年初五一家人再次包饺子吃。年初六大伙开工大吉,放鞭炮开始干活。然后是年十五庆元宵,吃元宵,一家人动手煮几道美味菜肴,加上元宵,春节到此结束。虽然饮食已经增加了华北以外的风俗内容,但总体上还是能说明华北人对节庆饮食的坚持。

 

在海上吃老鼠

 

第二天见到张会长,他向我转述父亲给他讲的当年华北人如何南下的过程。1913年9月20日,百余户华北人从天津乘轮船出海,在船上待了一个多月时间,上船的时候就带着一大包的窝窝头(玉米面做的食物),只能啃那个。差不多要到的时候,还有一个礼拜,连船上的老鼠都逮来吃完了。很多大老鼠,又肥又胖,逮着一只老鼠,一天都不愁了。

 

没水了,就等海上下雨,用衣服接了水再拧到桶里。到了沙巴,个个都病了,大伙儿没坐过船,吐得稀里哗啦。来了语言也不通,看见土人种木薯,就去拔来吃。土人说话听不懂,以为是骂人的话。张会长的祖父都是会武功的,一顿打就把土人打服了。土人以后看见山东人就闪,怕挨揍。

 

第二拨来的就是散客,偷渡来的,那个时候报生纸什么的都没有。英国人殖民地政府占领北婆罗洲之后,四个外国集团种橡胶,人手不够,就来华北招工。英国人分配的土地,后来华北人都卖了给发展商。

 

在中国北方学的东西,到这里一概用不上。英国人派发玉米、绿豆、水稻种子,统统种不起来。后来改种橡胶,但是橡胶树过了15年就老了,所以华北人就不再种橡胶。张会长的祖父来亚庇时候,跟土人学种橡胶,当时的橡胶没有好的品种,只能对付着。后来把地卖了,拿了钱开店去。

 

二战时期,日本还未侵略北婆罗洲之前,有一年疟疾肆虐,华北人只能用土人的方法来治,治得早就治好了,治得晚就死了。英国人在当地没什么管理,因为没有收成,华北人就不用缴税。有的华北人修铁路,修了一半不修了,就自己种木薯。十年八年以后才有点钱买一点面粉包饺子,自己养鸡养猪,年底宰猪过年。

 

同在异乡为异客

 

当初到这里落户的,只有四家是山东人,其它都是河北人。当时天津属于河北,而且天津靠港,所以河北人之中又以天津人为最多。最初,英国人是要招徕山东人,不料河北人纷纷上船冒充自己是山东人。所以,宾南邦成了「山东村」,实际上是天津人多。

 

第一批到亚庇的华北人有106户人家,1913年11月25日在天津港登上「惠州号」,约一周后(12月2日)抵达香港转乘「婆罗洲号」,最终在12月6日到达目的地沙巴亚庇(当时叫杰士顿,Jesselton),共有149名男人,110名男人,105个男孩和69名女孩(包括婴儿)。随行的还有中国委派的监理员谢天保(后来他成为第一任中华民国驻北婆罗洲的领事),中介公司负责人以及医护人员等。

 

此外,船上还运载了华北人的主食:如高粱、麦、绿豆、黄豆等粮食。百余户人家,来自76个不同的乡村,显然在移民之前他们彼此是不认识的。单单男丁就有51个不同的姓氏,妇女的姓氏也有20个。虽然原来都不认识,但是飘零海外,在航程中,就已经通过收养子,为年幼的女儿找夫婿或结拜兄弟等方式,建立起彼此之间牢固的「亲属」关系。

 

在宾南邦的第三天,我拜访了「津侨义山」,义山在一座山坡上,非常难找。义山最早什么时候开辟的已经不好说了,当然不会早于南来的最早的1913年。匾额最早的是民国廿九年,就是1940年。

 

5f7c4b9c17215d9facaa1b39bffab4af.jpeg

沙巴华北人的“归宿”(宋燕鹏摄)

义山的墓碑还保持着南来时候对原乡的记忆。比如「河北.天津」,因为在1913年南来的时候,河北省的省会是天津。还有「天津.北平」的籍贯,北平当时属于河北省,而天津是河北省省会,所以在老人家的记忆力,北平就是属于天津的吧。

 

另外,这当中也有一小部分是回教徒,因为河北省在孟村、献县等就有不少回族,所以南来的108户里也有回教徒。在「津侨义山」紧邻,有小小的「津侨回教义山」,昭示沙巴华北人有回教徒。回族去世之后,依照回教徒的方式安葬,由华北回教理事会处理。所以,华北同乡会设有回教小组,如有白事由小组主任通知政府设立的回教理事会来处理葬礼。沙巴的华北人回教徒对华北同乡会的会所建设慷慨解囊,乡情不改。

 

他乡已成了故乡

 

晚上,在张会长邀请下,我有幸参加了中英小学的百年庆典。这所小学就是以前的「津侨小学」,1915年渣打公司按照合约为华北人建立的小学。1954年,因为增加了英文课程,改名「中英小学」。1967年之前该校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华北人的儿童。英殖民政府规定,只有津侨区的儿童才有资格享受该校提供的一切利益,因为习惯之故,直至1967年之后,附近新村儿童才来就学。

87ddc7f0c5138d0d354ffe56aa586724.jpeg

 中英(津侨)学校100周年庆典,象征着华北人在沙巴生生不息

华北同乡,原本都在宾南邦两个山东村聚居,由政府委任的甲必丹(即村长)来进行日常管理。随着华北人陆续有人外迁,人数不断壮大, 1976年正式组织华北同乡会作为同乡联谊组织。

 

1999年,华北人已经从当初的108户发展到9000多人。华北人在经历几十年的社群内部通婚之后,不断和土著和其它方言社群通婚,原有的华北方言乃至民俗活动也开始出现淡化的倾向,掺杂进来一些华南乃至沙巴土著的风俗内容。这是一个移民社群在异地再造之后必然发生的现象。好在南迁百年后,我们还能见到来自华北的一些风俗习惯。

 

现在研究沙巴华北人的学者现在还比较少,作为在南洋唯一的中国北方移民社群,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照片提供:沙巴华北同乡会) 

(原载《普门》2018年总第222期“人文志”)

 

马来西亚研究资讯Informasi Pengajian Malaysia 爱生活@爱大马3c0806322272342ffe784135941ed7ca.jpegfc906f7e63a7ea60d18806715bb313b3.png最及时的大马学术信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