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汉学刊稿约》

f5669a35c1710192a7a6e2d51369d7a2.gif

   

 

(一)本刊乃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創辦的國際性年刊,以漢學研究為主體,園地公開,歡迎國內外學者投稿,共同建設馬來西亞漢學研究之交流平台,創建馬來西亞漢學研究之學術品牌。

(二)本刊全年徵稿,採雙匿名制審查,稿到隨審,審稿週期為三個月。稿件錄用與否,將於審稿結束後的兩個月內通知作者。本輯未及刊載,則刊載下輯。

(三)本刊以中文稿件為主,其他語文稿件亦斟酌受理。本刊擁有最終論文刪改權。

(四)來稿以未曾發表的原創性與討論性學術論文、書評為原則。論文字數以一萬五千字以內(包括註釋與附錄)為原則,特約稿件除外。書評以三千字以內為限,以五年以內的漢學論著為原則,請附該書的出版細項與書影。

(五)請勿一稿二投。除非經本刊同意,否則不刊載已正式刊發的會議文章。

(六)來稿首頁請標明中英文篇名、作者中英文姓名、工作單位與職稱、通訊地址、電郵地址、手機號碼、中文摘要(約三百字)與英文翻譯、關鍵詞四個。首頁腳註請撰約五十字的個人簡介。次頁以下為中文篇名、中文摘要、正文。文中避免出現任何足以透露作者身份的訊息。

(七)來稿請勿侵害第三人權利,倘若涉及版權問題,概由作者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八)論文一經刊載,意即作者同意授權本刊以任何方式進行重製、數據加工、網絡傳輸、下載列印等。除作者有意結集出版外,任何關涉印製、轉載、翻譯等事宜,皆須事先徵得本刊的書面同意。

(九)本刊不設稿酬,論文一經刊載,即贈該輯學刊三本,以表謝忱。

(十)所有來稿請用 Microsoft Word 與 pdf 電子附檔,一式兩份,請寄:

《馬來西亞漢學刊》編輯部

188, Jalan Perdana 5, Taman Kampar Perdana, 31900 Kampar, Perak, Malaysia.

或電郵寄至:journal@mysinology.org.my

 

 

撰稿格式


一、 來稿請用繁體中文,橫式(由左至右)書寫,每段起首缩入兩格。

二、 每篇論文均須包含前言、結論,無論長短,視為一節。文中各節請自擬小標題。三、 書名、篇名的符號皆為《》;書名、篇名連用,則如《史記·五帝本紀》;篇名內有書名,則如《論〈文選〉》。英文書名、篇名採用斜體。

四、 正文內的引文請加引號(“”),引文內另有引文則用單引號(‘’)。獨立引文請用楷體,不加引號,每行起首、行末均缩入兩格。

五、 請作者詳加校對引文,本刊不負責原稿的錯誤。

六、 論文中首次出現的重要相關人物,請於括號內註明其公元生卒年;首次出現的帝王年號,請於括號內註明公元紀年。

七、 中譯的外國人名、地名、專有名詞,請於括號附註原文。

 

 

註釋體例


一、 來稿請用當頁腳註,以阿拉伯數字為註碼,無須加括號,全篇使用同一順序,置於標點符號之後。

二、 引用文獻、專書的註釋示例,如下:

1. [漢]司馬遷:《史記》第 1 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 20。

2.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註、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頁 264。

3.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三六《諸王·除親王官下》,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155。

4. [宋]王應麟:《玉海》,《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944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頁 267

5.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二十七,《清人書目題跋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 1987,頁 305。

6. [清]趙懷玉:《亦有生齋續集》卷六,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7.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西方漢學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

(589-906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頁 92。

8.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臺北:中央研究所經濟研究所,1992, 頁 24。

三、 引用論文、報刊、網絡資料的註釋示例,如下:

1. 莫礪鋒:《〈唐詩三百首〉中有宋詩嗎?》,《文學遺產》2001 年第 5 期,頁 42。

2. 傅剛:《永隆本〈西京賦〉非盡出李善本說》,《中華文史論叢》第 60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頁 210。

3. 林立:《刼灰與蘭花:新加坡日佔時期的兩部舊體詩集》,“第十一屆馬來西亞漢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金寶:馬來西亞漢學研究會籌備處、馬來西亞南京大學校友會,2015.08.01。

4. 鄭良樹:《戰國策集證》,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1,頁 58。

5. 韓美雲:《中國科技史:何丙郁一生的密友》,《星洲日報·星洲廣場》2004.06.13。

6. 陳平原:《視野·心態·精神——如何與漢學家對話》,國際漢學研究網站 2007.03.21, http://www.sinologystudy.com/news.Asp?id=268&fenlei=17(2010.10.12 瀏覽)。

四、 再次引用同一書籍或論文資料,只寫作者、篇名/書名、頁碼/網名,即可。五、 中文稿件中,若含其他語文的註釋資料,則參照上述註釋體例處理。

六、 其他語文稿件的註釋體例,參照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的格式處理。

马来西亚研究资讯Informasi Pengajian Malaysia 爱生活@爱大马3c0806322272342ffe784135941ed7ca.jpegfc906f7e63a7ea60d18806715bb313b3.png最及时的大马学术信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